《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
|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
| 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
| 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
|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这种状况最可能出现于
| A.汉代江南地区 | B.唐代关中地区 | C.宋代太湖地区 | D.明代苏杭地区 |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①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②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③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与愿望④叶适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 B.商品经济活跃 |
|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
|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高 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