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济宁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A.法不阿贵 B.“民贵君轻”
C.“兼爱”、“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初,我国南方雪灾期间,温总理三次南下指挥抗灾工作(如图)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礼 B.义 C.仁 D.忠

历史选做题(每题15分,在A、B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作,则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务必写清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孝文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回味降融。”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教徙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雪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合材科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在策略上的特点。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到,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富人虽富,不使以害贫人,
……我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据材料一、二,你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看出了什么缺陷?
(3)据材料一、二、三和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孙中山主张的“至完美”的国家能否建立?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