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B.思想控制的加强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 B.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
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A.大量翻译西方书籍 | B.传播西方基督教 |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 D.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 B.楚辞 | C.汉赋 | D.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