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 |
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
C.个人观念淡漠 | D.专制王权强大 |
“20世纪50年代以前,“狗剩”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援朝、跃进、继红、文革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材料反映了
A.名字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 | B.政治事件影响着社会意识 |
C.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 D.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 |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
C.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
C.新旧风俗杂陈 |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下列文学作品中,生动体现了这一现象的是:
A.《巴黎圣母院》 | B.《百年孤独》 |
C.《欧也妮·葛朗台》 | D.《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