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甲、乙、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商品率高 ③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④消耗能源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影响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附近地区乳畜业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 B.水源 |
| C.科技 | D.市场 |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问题。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 | B.降水丰富 |
| C.干旱少雨 | D.污染严重 |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节约用水 | B.国内跨流域调水 |
| C.人工降水 | D.循环用水 |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节约用水 | B.与国际水价接轨 |
| C.增加居民收入 | D.发展淡水养殖业 |
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人为因素是()
| A.水的浪费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
| B.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
| C.洪水暴涨造成淡水浪费 |
|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
读下表,回答问题。
| 比较项目 |
长江以南 |
长江以北 |
|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
81% |
19% |
|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
36.5% |
63.5% |
| 水资源利用率 |
5.5% |
63.8% |
| 人口(亿) |
7 |
5.5 |
| 耕地占全国的 |
1/3 |
2/3 |
| 水资源前景 |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
缺水890亿立方米 |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
|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
|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
|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
|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
|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
|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
|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
|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
|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少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
|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
|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
|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