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人工湿地利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作用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__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
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减少。
(16分,每空2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为:膜内;膜外。
(2)图2中的1表示,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图2中受体的本质是。兴奋在图2处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兴奋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8分,每空1分)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填写序号)
甲;乙;丙;丁;戊
①直立生长②向右生长③向左生长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3)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8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它能与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主要由[ ] 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4)当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消灭,当其进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则被相应的
消灭,该过程统称为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