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定性实验中:
(1)如图所示,在圆圈中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只闭合开关S1,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只闭合开关S3,可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请分别设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测量小灯泡功率时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2和S4,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是0~0. 6A,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则电路中允许的最大总功率是W.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是小莉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莉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眼睛应注视 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表的示数,并做好数据记录。图乙的U—I图像是小莉根据多组实验数据绘制的,根据图像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根据图像,小莉还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5)小莉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在相同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灯比小灯泡亮,经研究得知,是因为LED灯工作时 转化为的效率比小灯泡高。

如图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德州市育红中学的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谁也没有沾光.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

(1)为此,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猜想正确的同学是 (选填“甲”、“乙”或“丙”).

(2)根据实验,同学们还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的 .(选填“正确”或“错误”)
b.如何用下图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
答:

新华中学“STS”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某河水的污染问题,采集了污水样品250mL,并测出了样品质量,然后将样品导入图乙所示的密闭隔热装置中,用功率恒定的电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并将加热时间和对应的温度记录在下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22
38
54
70
86
102
102
102

(1)由图甲可知,样品的质量 g,并计算出样品的密度为g/cm3
(2)用图乙的装置加热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样品的沸点高于100℃,经分析得知主要原因是容器内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导致样品沸点升高,若他们想测出常压下样品的沸点,图乙的装置该如何改进?

教材实验情景再现:
(1)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图a中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2)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图b中甲是实验装置图,在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竖直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拿出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当移到A′处时,看到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是法.经三次实验,分别将图b乙中像点A′、B′、C′和对应物点A、B、C连接,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图a图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