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 _______。
(2)如图甲所示,闭合电路前,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____,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中画出该实物图的电路图。
(3)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 |
3.0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5)下图丙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并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连接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5Ω.。
(1)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
端(填“A”或“B”);
(2)在实验中,当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电阻阻值且能够读数的电阻元件)接入电路的阻值改变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使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30Ω调为2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端移动(填“A”或“B”);
(3)在实验中,不断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列表格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通过导体(即电阻箱)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为
;
(4)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70Ω时,小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6V。此时小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更换一块新的电压表
B.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到16V
C.用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替换原来的滑动变阻器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计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2 |
86 |
94 |
98 |
98 |
98 |
98 |
(1)在记录第三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请将读数填在上述表内空格中;
(2)由上表记录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写出一条)。
下列表格是某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驶速度规定v/(km·h-1)
车型 |
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 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 |
其它道路 |
小型客车 |
70 |
60 |
大型客车、载货汽车 |
60 |
50 |
从动能的角度,班上同学对上述表格内容的规定展开讨论,其中的道理为:
(1)质量一定的物体,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
(2)速度一定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大型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规定”比小型客车(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为4.5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的值。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3)滑片移到最右端时,V1的示数及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
钩码 重/N |
动滑轮 重/N |
拉力/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
有用功/J |
总功 /J |
机械效率 /% |
①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0 |
②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0 |
③ |
6 |
0.5 |
3.3 |
0.2 |
0.4 |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空白处的计算;
(2)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
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选
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