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写道:“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 C.十月革命 | D.苏联解体 |
“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到一八九八—— 一九一四年间先在欧美然后在亚洲最终形成了。”在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欧美国家在经济领域出现了
| A.垄断资本,巨型企业 | B.大财阀,小型企业 |
| C.大政府,小社会 | D.大帝国,大财阀 |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
|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 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
|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 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这一时期约指
| A.19世纪中期的30年 | B.19世纪最后的30年 |
| C.20世纪最初的30年 | D.20世纪最后的30年 |
有学者说“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该观点强调《人权宣言》
| A.克服了英国《权利法案》的局限性 |
| B.超越了美国《独立宣言》 |
| C.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
| D.极大地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