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反映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经济,这种经济是( )
A.“新经济” | B.互联网经济 |
C.第三产业 | D.新经济政策 |
阅读下列材料:
“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林则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已可以平等相处。再到胡适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呼喊震撼神州,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个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深圳商报2000年1月2日
根据以上材料,以“中国近代化活动”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内容必须包括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进程及成就等方面。
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战胜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根本原因是
A.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 |
B.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
C.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
D.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章说:“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礼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其表明
A.陈独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
B.陈独秀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
C.陈独秀否定了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 |
D.陈独秀受到了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
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右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 | B.平民教育?压迫平民? |
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 | D.男女平等 |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洋务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