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 |
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变化 |
B.热量变化 |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Ⅱ层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
A.成云致雨,多种多样的天气 |
B.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高强度紫外线的伤害 |
C.吸收大量的红外线,形成大量的逆辐射 |
D.属于地球辐射带的一部分,有利于卫星发射 |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10月6日11:06,北京飞控大厅传来“第一次近月制动开始”的口令声,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回答些列小题:当嫦娥2号升空时,世界下列各地:()
A.南非正值夕阳西下 | B.华盛顿艳阳高照 |
C.澳大利亚人忙于收割小麦 | D.布宜若斯艾利斯旭日东升 |
根据图示,10月6日的农历日期大约是:()
A.8月末 | B.8月15左右 | C.9月8日前后 | D.无法确定 |
10月6日,当嫦娥2号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时,她看到的地球与月球表面是:()
A.看到亮的地面与亮的月面 | B.看到大半个亮地面,半个亮月面 |
C.看到几乎圆的亮地面和暗月面 | D.看到半圆亮地面和半圆亮月面 |
下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北半球Q点,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P经线的经度可能是:()
A.(90-m+n)ºE |
B.大于(90-m+n)ºE |
C.(90+m+n)ºW |
D.大于(90+m-n)ºW |
若M地有一直立物体,则该日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所扫过
的图形(横线为南北方向,竖线为直立物体)为图中的()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些列小题: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A.东南方 | B.西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
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些列小题: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向 | B.东南--西北 |
C.东北—西南 | D.南--北向 |
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波浪侵蚀作用 | B.冰川侵蚀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断裂下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