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了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和变阻器进行了探究,变阻器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压4.5V并保持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请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连线)。
(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对电流表的操作应该是 。
(3)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且超过满刻度,原因可能是 。
(4)先接入15Ω的电阻,调节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为3V,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用10Ω电阻代替15Ω电阻接入电路,应将滑片向 端(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并记录下电流表示数为0.3A;用5Ω电阻代替10Ω电阻接入电路,正确操作,电流表示数为0.6A。
(5)分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
(6)王强同学继续探究:他用了3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原来的电阻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满足电压表示数为3V,原因是 ;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要求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最少为 Ω。
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甲乙丙丁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_________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____________法。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其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当小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卡片_________(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松手后若卡片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则证明平衡力得在同一直线上。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_____________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
低 |
中 |
高 |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
0.8 |
2.2 |
3.8 |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1)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
(2)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并提出猜想一: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猜想二: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
(3)小明找来钢锯片、弹簧测力计、台钳来验证猜想一,用同一钢锯片按下图从左到右顺序做的三次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台钳内,钢锯片形变量用末端侧移量表示,钢锯片长度用L表示)
请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4)小明又正确探究了弹力与钢锯片长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形变量x/cm |
长度L/cm |
弹力F/N |
1 |
2 |
15 |
0.48 |
2 |
2 |
20 |
0.22 |
3 |
2 |
25 |
0.12 |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