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刘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
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 序号 |
杯子 材枓 |
水的质量 |
有无电风扇吹风 |
起始温度/℃ |
终止温度/℃ |
室内环境温度/℃ |
冷却时间/s |
| 1 |
玻璃 |
相等 |
无 |
90 |
50 |
30 |
920 |
| 2 |
玻璃 |
相等 |
有 |
90 |
50 |
30 |
612 |
| 3 |
玻璃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665 |
| 4 |
塑料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780 |
| 5 |
铝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508 |
【分析与论证】
(l)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与 有关;
(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 ;
(3)用序号为3、4、5的三个实验比较可以验证小刘的第 个猜想;(选填序号)
(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的变量是: ;
(5)请你对小刘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 。
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物理量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终温度/℃ |
| 液体1 |
50 |
20 |
5 |
45 |
| 液体2 |
50 |
20 |
5 |
68 |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值是℃。
(2)实验中,用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选填“液体l”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某中学同学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焦距变化的规律”。为此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老师还叮嘱同学们,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
(1)小宁组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龙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他们如图所示放盈各实验器材后,蜡烛、凸透镜位置固定,无沦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原因是。
(3)小龙、小彤、小冉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每一小组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对三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看到《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的作业4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际测量了一元硬币的密度。
(1)小君同学选用10枚相同的硬币,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
|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篱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
|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
|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
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填字母序号)。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2)左下图是小涛同学在称最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盼操作是(写出一点即可)。
小涛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横梁重新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援如右上图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所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是__kg/m3。
(3)若实验中有个别的硬币磨损,测得的密度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某中学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首先把5欧姆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依次测量的数据如右表所示,由此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群组和小华组分别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第二步: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分别记录数据如下:

两组同学用的电阻相同,但测出的电流值却不同,其原因是;
(3)小群发现小华组有一个实验数据记录有明昆错误,请你指出错误的数据是,造
成此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小明想要探究如图所示弹簧上小丑的振动周期(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反复打开盒盖观察几次后,猜测小丑的振动周期可能与小丑的质量和初始位置有关。
![]() 甲乙丙 |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 振动周期/s |
0.4 |
0.4 |
0.4 |
(1)本实验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为探究小丑的振动周期是否与质量有关,小明选用质量(相同/不同)的小球和一根弹簧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小球固定在弹簧的末端,并压缩弹簧,测量小球振动周期;
②换用其他的小球重复操作,比较每次测量的周期。
同组的小芳发现,小明的实验方案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你觉得该如何完善这个方案呢?。
(3)为探究小丑的振动周期是否与初始位置有关,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点O是小球平衡位置,点A、B、C是松手时小球在弹簧上的最初位置,点A/、B/、C/是小球弹起的最高点),测量在不同位置松手时小球的振动周期,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小丑振动周期与其初始位置(选填“有关”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