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难忘的体罚
(1)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2)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3)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4)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5)这次作弊的代价是整整一个周末的痛苦煎熬。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6)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7)“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做零分计,而且......”
(8)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地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9)她吩咐我们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对方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10)我________(A抖抖索索 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是感觉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11)“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流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12)“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
(13)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 是你在挨打呀!”怎么疑惑中,我们看见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打。啊,原来如此!
(14)――这便是我们经受的“体罚”,虽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⑴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因为这次作弊,:我:付出的代价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上下文给第(10)小节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用波浪线画出来。(3分)
⑹从全文看,弗罗斯特女士采用这种体罚方式,是希望学生真正记住哪些东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在挑水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缸里没水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地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寺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地挑水灭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玉立了。
(1)当寺庙着火的时候,为什么很快就被扑灭了?
(2)“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他们明白了什么呢?
(3)理解课文,填空。
一个和尚()水喝。
两个个和尚()水喝。
三个和尚()水喝。
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湖里有许多绿色的荷叶。在一片荷叶上有两只青蛙,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一只青蛙说 :“你注意到没有,小雨点是个了不起的画家,在水面上画了许多圆圈,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我怎么看也看不厌。”
另一只青蛙说:“你注意到没有,小雨点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在荷叶上弹奏,奏出了多么悦耳的乐曲。你听,沙沙沙,嗒嗒嗒,我总是听不够。”
小雨点听见它们的谈话,知道自己看起来非常平凡,却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于是,它又沙沙沙地欢乐地落下来。
问题:为什么说小雨点非常平凡,却也有了不起的地方,它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阅读小木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灰兔发现草地上有一朵蘑菇,他不屑地说:“太小了,没劲!”走着走着,大树下又出现了两三朵蘑菇,他仍看不上眼:“太少了,等出现一大片蘑菇时再采,多带劲!”就这样,他一直往前走着,他盼望的大片蘑菇却始终没有出现……
白兔一看到蘑菇,不论大小,马上采进篮子里,一两朵也好,三五朵也罢,都不放过。
太阳快落山了,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灰兔急哭了。
白兔把蘑菇分了一半给灰兔,认真地说:“因为你放弃了那不起眼的一两朵蘑菇,所以才会失去满满一篮子蘑菇。
(1)本文主要讲述了和
去的故事。
(2)想一想,为什么后来灰兔急得哭了呢?
(3)这篇故事中,你应该向谁学习?他让你懂得了怎样的一个道理呢?
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一)
青蛙说:“你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二)
邻居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回答说。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想象一下,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
(2)想象一下,如果放养人不及时把羊圈修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阅读小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是()代()人。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犹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天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2)这篇散曲的作者是白朴,他是我国()代()家。
(3)课文内容我知道。
唐()、宋()元(),
名()、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