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木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游子吟
[唐]孟郊
( )意恐迟迟归
( )慈母手中线
( )谁言寸草心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报得三春晖
(1)读一读,背一背,把正确的序号写上面这首诗前在括号里,再在诗句后面加上标点符号。
(2)花落谁家。(解释加点字)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3)想一想,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
句子品读。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①请你标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
②请你仿照句子,写一句话,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2)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后的姿势》是写的是 年 月 日在四川 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 ,他用自己
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
(2)文章表现了谭老师 、 、 、 的高贵品质。
(3)“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 ,是 ,为 ,为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韩勃 (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针锋相对”的意思是( )
A.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B.针尖对针尖,刀锋对刀锋。“唇枪舌剑”的意思是( )
A.嘴唇像枪,舌头似剑
B.嘴唇像枪,舌头似剑。形容论辩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想想括号内的内容交代了( )
A.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B.人物的心理活动。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是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 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 ,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 。
(2)剧本开头先写明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 及
;剧中的圆括号内交代 等。
(3)本文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 时期 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 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 、 的博大胸襟和廉颇 、 的可贵精神。
(4)“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也表示 。
(5)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故事: 、 。
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诗人 的作品,被人称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 的消息之后
的心情,反映了诗人 的思想。全诗体现了一个“”字,从
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 。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 。
(3)杜甫被誉为“”,他的诗被誉为“”。
(4)《示儿》是 爱国诗人 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 。
(5)两首诗一“ ”一 ”,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