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成就展示了较高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他们发现了人脑的定位系统,即“内部的GPS”,从而使人类能够在空间中定位自我。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④科学实验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
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而形成的 |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
D.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能动作用而形成的 |
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它们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 | D.古代唯物主义与近代唯物主义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和意识是同一的 |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
B.形而上学 |
C.唯心主义 |
D.唯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