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 7.6%;2014 年我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7%。
2014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
固定资产投资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
|||
各区域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城镇 |
农村 |
16.1% |
18.3% |
20.4% |
9.7% |
12.4% |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的意义。
材料三: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3)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某地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在草原上散养鸡,鸡吃草籽、昆虫等,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以后,可以让牛羊改吃农田秸秆,这样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能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下图),曾得到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青睐和支持。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这一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依据。里根执政后,经济增长也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状况,可以说“拉弗曲线”为里根的政绩立下汗马功劳。
材料二:下表是近几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税收减免 |
税种 |
税收内容 |
个人所得税 |
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等级由9级调整为7级 |
|
企业所得税 |
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 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 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的企业所得: 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 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 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的优惠税率 |
|
增值税 |
①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性增值税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 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6%和4%一律降至3% |
|
税收增加 |
资源税 |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
增值税 |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
|
消费税 |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证成品油消费税 |
(1)结合材料一,简要指出“拉弗曲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及给我们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具体地分析指出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经济意义。
群众利益无小事,国家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推进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直接干预。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1)在讨论药品价格改革时,高三同学张某认为,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药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从而有利于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张某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扶贫会议上指出,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国政府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分类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社会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对收入分配的完善将起到助推力的作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其中,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依据。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调研小组对某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2014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