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为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B.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①②
C.图甲所示的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D.图乙中需tRNA、核糖体和氨基酸同时参与的过程是③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部位 |
反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 D.效应器 |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