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叫做 ;Ⅲ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 ,④Ab可称作 植株。
(2)用I、Ⅱ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用I、Ⅲ、V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 。
(3)从③培育出⑥常用的化学药剂作用部位是 ,其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⑥是 倍体。
(4)除图中所示的几种育种方法外,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最古老的育种方法是 。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
1953年 |
1973年 |
1984年 |
1996年 |
叶面积指数 |
2.48 |
6.61 |
11.28 |
17.76 |
光能截获率(%) |
20.3 |
42.3 |
88.9 |
95.9 |
总初级生产量(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纸的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探究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8天 |
第10天 |
第12天 |
第14天 |
|
实验组 |
10% |
50% |
90% |
97% |
97% |
97% |
97% |
对照组 |
0% |
10% |
50% |
70% |
80% |
90% |
97% |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蒸馏水,表面经过消毒的番茄种子若干,铺有滤纸的培养皿若干,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模式简图(虚线表示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结构名称:BH
(2)写出a、c两种激素的名称:ac
(3)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人体在高达40℃环境中工作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二)下图是人体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该激素是由分泌的。
(3)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试简要说出理由。
、下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以下与实验操作相关的问题。
(1)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绿叶中色素时,绘制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如下图),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填序号)。
(2)为了研究该植物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根尖
的分生区处于期的细胞染色体,所用的染色剂是。
(3)植物纤维素可用于生产乙醇,纤维素分解菌的接种可用平板划线法
和法。
(4)假设:温度过低,会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温度过高酶会被破坏。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某同学根据实验条件(米汤、唾液、热水、冰水、碘液等)
设计了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中信息,请你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甲装置中的①是指;
②是指。
请你说出检测因变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