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5分)
中国民族具有光辉灿烂的古代历史,直到近代之前始终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基本常识。
请回答:
(1)秦朝尽管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但它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2)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隋朝“繁盛一时”具体有哪些表现?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12分 某班同学准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主题,出一个黑板报,在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了一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奋斗,取得丰硕成果的数据:
序号 |
名称 |
1978年 |
2013年 |
增长倍数 |
1 |
国民生产总值 |
3645亿元 |
52万亿元 |
142倍 |
2 |
进出口总额 |
206亿美元 |
38668亿美元 |
187倍 |
3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从343元 |
24565元 |
71倍 |
4 |
农民纯收入 |
134元 |
7919元 |
59倍 |
(1)学生对第2项倍数增长最快的原因有疑惑,请你告诉他得益于哪项政策2分
(2)学生认为第3项和第4项反应同一个信息,这个共同信息是什么?2
(3)全体学生肯定了上述表格中变化的根本原因。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中东局势,令人堪忧 】见下图:中东地区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也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对抗,指的是什么事件?40多年前中美交往大门重新打开指的又是什么事件?(2分)
【关注三农,回眸历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某校九(1)班同学为此进行了一项专题探究。
第一站: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20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起,他经历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颇多。
第二站:参观成就馆。同学们发现自1978年到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58957万吨;农民人均年收入从83.4元提高到7917元;还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10个“一号文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1) 第一站“合作生产”与“脱离实际的浮夸”分别指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事件?
(2) 第二站里看到的成就源于我国哪一政策的实行?该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探究题
明朝时期中外关系既有交往又有激烈冲突。
探究一:和平篇
(1)明成祖把下西洋的重托托付给郑和。郑和下西洋大约到达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
(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
探究二:冲突篇
这一时期不仅有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3)请列举明朝时期中外关系中冲突的典型历史事件,请写出两件。
探究三:启示篇
(4)从明朝前期的友好交往,到明朝中后期的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你能分辨出它诞生于哪个朝代吗?
(2)请再列举出该朝加强中央集权两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