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综合探究:
【思想篇】
(1)图一、图二分别让你能联想到哪些重大的思想运动?
【政治篇】
(2)根据图三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写出①出空缺的内容。根据图四说说②出空缺的内容。
【改革篇】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1883年,日本人在东京的鹿鸣馆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3)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哪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
——《重读伏尔泰》
(1) 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思想解放运动: 。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区别:法国 。
美国 。
代表利益: 。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中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法文件。
文件:英国:《》;法国:《》;美国《》。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国崛起》
(4)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依据经上四则材料,归纳欧美近代的特点。
革命: 。特点: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图2
(1)写出图1中A处丝绸之路起点的名称。图2是明代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A: 。历史事件: 。
材料二: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一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条约: 。
原因: 。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3)材料三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趋势: 。
(4)面对当今世界这种发展趋势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小丽和小军。他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如图)。
小丽、小军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4分)
是否正确: 。
理由: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4)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巨大成就。请举二例证明。
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请举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一例?(2分)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二例。(4分)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5)材料四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6)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指什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2分)
(7)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
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所涉及的重要机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清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材料二、三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下》)
请回答:
(1)图一与图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藏族的祖先)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一个事例。
(2)清初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二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位喇嘛教首领班禅,请问册封他的皇帝是谁?赐予他的封号是什么
(3)清朝政府在西藏还采取了图三反映的措施,它有何重要作用?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结合上述图片和材料,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