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战略部署是在何时实施的?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指挥者是谁?
(3)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二按图中(1)(2)(3)编号顺序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
中国古代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请阅读下列相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孔子讲学图 |
![]() 汉代讲学图 |
(1)孔子是哪一时期的教育家?他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请写出一句他的教育名言。 |
(2)汉代的最高学府叫什么?西汉时哪位皇帝在都城长安设立该学府推行儒学教育? |
![]() 唐朝的国学 |
![]() |
(3)国学是唐朝的最高学府,唐朝的哪位皇帝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他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什么? |
宋朝的读书人“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行?你认为“宋朝读书风气很浓”的科技原因是什么? |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认识。 |
(12分)综合探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的交往,又有着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不久,日本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1)材料中,日本在亚洲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近代他逼迫这位老师签署了什么条约,大大加深了他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什么战争?结果如何?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2)据材料,明治政府通过什么方式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采用什么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的?
材料三:1.中日结束不正常关系;2.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3.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中日邦交建立;5.……;6.中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用和平手法解决一切争端;7.反对霸权主义;8.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中日联合声明》
(3)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的?这一声明发布于哪一年?同一年美国的哪位总统访华?
材料四: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的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五:“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
——粟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
(4)据材料四可看出日本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材料五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地位如何?
(5)分析材料四、五,你认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德国历史给人类提供了激励与思考的范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写出其中一项发明成果。强大后的德国加入大国斗争,成为哪个军事集团的核心?
(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制裁德国的条约名称。衰落的德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又走上了什么道路?
(3)二战后,德国认识到欧洲联合的重要性。1993年欧洲国家成立的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什么?该组织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写出这个格局的名称。
(4)审视德国这段历史,你有哪些思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图示法展示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学习成果。请结合下列图文信息。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内容。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地点。
(2)中国外交失败激起的爱国运动。
(3)屈辱史实一例。
(4)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名称。
(5)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诞生的会议。
(6)领导虎门销烟的英雄。
(7)请你为这次探究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谈谈学习这段历史的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
(1)写出与材料一中“坚定的盟友”相关的一例史实。
(2)为了对抗“昨日”的“盟友”,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什么计划?为使“远东”形成“均势”,它又大力扶植了哪个国家?
(3)写出材料二中“当朝鲜爆发战争”,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4)“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美国至今仍用“冷战思维”在全球推行什么政策?
(5)国际斗争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