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 A.官营专卖 | B.朝贡贸易 |
| C.市坊制度 | D.闭关锁国 |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是要()
| A.研究天人关系 | B.明白道德之善 |
| C.认识自然规律向 | D.关心社会进步 |
1517年,马丁•路德之所以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究其根源是()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 |
| B.天主教会阻碍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
|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
|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
在雅典智者学派能够从事有偿传授是因为有市场需求,而市场存在是因为( )
| A.雅典海岸线曲折,商业发达 |
| B.雅典人热衷于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 |
| C.雅典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
| D.雅典奴隶制高度繁荣 |
下列明清之际的思想中,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的是( )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工商皆本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 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
| B.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
|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
| D.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