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 A.“托古改制” | B.“变者古今之公理” |
| C.“祖宗之法不可变” | D.“中体西用” |
王夫之认为:“子曰,奢则不孙(通“逊”)。恶其不孙,非恶其不啬也。《传》曰,俭,德之共也。俭以恭己,非俭以守财也。”材料表明王夫之的消费理念是
| A.俭奢有度 | B.崇尚节俭 | C.量入为出 | D.自给自足 |
明史记载:“(1425年)夏四月壬寅,帝(明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秋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材料反映明朝
| A.皇权空前强化 | B.内阁参与决策 |
| C.内阁统领六部 | D.六部之位形同虚设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 A.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 B.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
| 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 |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
| B.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
| C.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
| D.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