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软的和硬的限制君主暴政的理论。于是,在天子之上,就有了道理、法律、天道。官僚们既可以依据这些理论来对君主实行软的教育,启发其自律。如不奏效,则施以硬的强谏乃至废黜。实际上,在中国存在君主的时代,多数情况下,官僚们正是依据这些理论来左右名义上尊崇的君主,主导政治运作。”作者强调( )
A.理论不完善必然导致君主专制政体出现弊端 |
B.限制君权理论的建构推动社会政治有效运作 |
C.封建社会行政效率取决于君臣关系尊卑分明 |
D.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才能有效抑制君主暴政 |
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C.邓小平南方谈话 |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日本纱 |
印度纱 |
1918.5—1919.4 |
70891 |
39251 |
1919.5—1920.4 |
34177 |
138906 |
增减 |
-36714 |
99655 |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印度纱物美价廉
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 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
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
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
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
下图是某生历史课堂笔记,请你判断他所记述的内容应为
A.北魏的均田制 | B.太平大国的土地政策 |
C.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 D.中共的土地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