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③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④③②① |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的民主制度中的理念和原则包括
①主权在民 ②尊重城邦的独立和自由权 ③少数服从多数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克里斯提安生活在雅典城邦,去参加公民大会。他带了妻子、奴隶和邻居未成年的孩子,谁可以入会
A.克里斯提安 | B.妻子 | C.奴隶 | D.邻居未成年的孩子 |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及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原来如此》)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C.袁世凯复辟帝制 |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希望您当十年总统,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国转向
A.实业救国 | B.教育救国 |
C.军事救国 | D.法制救国 |
雍正皇帝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反映了清朝时代
A.雍正皇帝重视人才 | B.雍正不愿大权独揽 |
C.君主专制达到顶点 | D.君主同情广大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