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 A.德意结盟 | B.法俄结盟 | C.英法结盟 | D.英俄结盟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图所示)。这一体制
|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
下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Berlin wall),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
| B.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
| C.柏林墙修筑的目的是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 |
| D.柏林墙修筑的直接原因是1919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导致的 |
中国金融怕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人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
| A.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 B.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 |
| 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 | D.对促进高收人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该政策能引起百姓就业、私人收人和消费支出的一轮又一轮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人的成倍增加……也必然会出现高通胀……。与“该政策”体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 |
| B.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 C.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
| D.罗斯福新政 |
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下列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
| B.严复完整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
|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渊源 |
| 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