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初,红军挫败敌人的两次联合进攻,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再次把社会主义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下列议案当时最有可能被通过的是
| A.《关于新经济政策同题的决议》 |
| B.《关于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草案》 |
| C.《关于废除某些货币结算的决议》 |
| D.《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办法的决议》 |
朱易安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 A.天人合一学说 | B.经世致用学说 |
| C.知行合一学说 | D.格物致知学说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
|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
据凤凰网报道:2012年3月19日至20日,美国先后作出四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太阳能电池、镀锌钢丝、荧光增白剂、不锈钢拉制水槽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 |
| B.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 C.国家间通过积极对话与磋商有助于化解贸易摩擦 |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
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
| A.斯大林模式 | B.新经济政策 | C.罗斯福新政 | D.中国改革开放 |
1933年8月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正是国内战争时期 | B.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
| C.“巨大效果”指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 D.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余粮收集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