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初,红军挫败敌人的两次联合进攻,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再次把社会主义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下列议案当时最有可能被通过的是
A.《关于新经济政策同题的决议》 |
B.《关于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草案》 |
C.《关于废除某些货币结算的决议》 |
D.《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办法的决议》 |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促进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 B.深化了体制改革 |
C.冲破了思想樊篱 | D.推动了对外开放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三民主义 | B.毛泽东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十大关系》 |
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由上文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A.古为今用 | B.全盘肯定 |
C.全盘否定 | D.一分为二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