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彭,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美国学者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一1900》一书中记录了英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见下图。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殖民扩张 | B.工业革命的发展 | C.光荣革命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 D.罗马法随着国情的变化逐步完善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权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基于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B.官府对纺织工艺的垄断 |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D.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 |
1946年,丘吉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所说的“铁幕”是指()
A.“东方战线” |
B.“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和军事集团对峙” |
C.苏美在欧洲的势和范围分界线 |
D.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