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长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下表为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这说明()
A.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 B.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 | D.是多党制政府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
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