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法律文献的通过(   )

A.《神学政治论》 B.《政府论》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原则不包括

A.不得缺席定罪 B.无证据不定罪
C.不得因言获罪 D.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中国
西方
科技成就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的差异。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A.B. C.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