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岑参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王荆公诗笺注》)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下列作品中以帝王年号命名的是

A.《稼轩长短句》 B.《梦溪笔谈》
C.《元氏长庆集》 D.《资治通鉴》

有人说:“■■■■■即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又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同时又具有落后国家推行赶超现代化的特点。”这句话中“■■■■■”最恰当的应填()

A.战时共产主义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文化大革命

“远东、中东、近东”是西方人对亚洲和部分非洲地区的称呼。这种称谓错在

A.坚持全球史观 B.坚持欧洲中心论
C.中世纪思想的影响 D.亚洲的贫穷落后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与其说)德意志帝国是建立在血和铁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更真实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 B.德意志统一后军国主义逐渐消失
C.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 D.铁血政策不是德意志统一的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农村改革带动城市改革。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以前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些农村地区已出现改革的趋势
D.农村乡、镇政府领导者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精神的促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