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曾说道:“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为扭转失败他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斯大林模式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部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说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 B.农林业牧业相互补充 |
| C.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D.自给自足 |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以下叙述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 A.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 B.为避免战争,世界各大文明应该趋向统一 |
| C.文明的冲突已经取代了政治的冲突 |
| D.各种文明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
某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出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以下关于这些办法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 B.造就了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 C.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概念,与罗斯福的新政措施相一致 |
| D.意味着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
1870年 |
1900年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 工人总数(人) |
78,000 |
272,000 |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