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 B.国王“统而不治” |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 D.三权分立制确立 |
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的重大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④ |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