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 )

A.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B.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C.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下列口号与通知中所说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最可能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扶清灭洋”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两部宪法文件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 )
① 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崇尚专制
② 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法制
③ 《临时约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
④ 1787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