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
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
C.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
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
在我国古今大量流传的对联中,有为数不少的幽默讽刺对联。人们常以对联的形式托物寄情,鞭挞邪恶。下图是一幅约成于1900年的漫画,其左右两旁配有字联,为“葛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靳羊头,问畜牲还想来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漫画中充斥着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 |
B.批判清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 |
C.控诉清政府对维新变法人士的无情镇压 |
D.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特点 |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
北魏均田制规定: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这说明()
A.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 |
B.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 |
C.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
D.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