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 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
| 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
|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 |
| 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据此判断下列北宋官职具有治事职能的是
| A.吏部郎中 | B.龙图阁学士 | C.参知政事 | D.宰相 |
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
|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
|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
|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
|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指出,蒙古帝国使得许多区域性文明迅速发生相互接触。这种接触的影响不包括:()
| A.打破了东西方的交通阻隔 |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
| C.促进了中国三大发明西传 | D.引发了亚欧民族的大迁徙 |
英国、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是经济发达、独立自主的欧洲国家。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曾共同受到某一帝国的统治,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 B.拜占庭帝国 | C.阿拉伯帝国 |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