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有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权性质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家性质的变化 D.国际形势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工业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史记·商君立传》:“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官奴婢)。”材料中的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是()

A.社会结构 B.社会经济 C.社会政治 D.社会习俗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