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
B.“教育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现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B.民族资产阶![]() |
C.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基础 |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1914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下列选项与材料相关的是
A.民族意识觉醒 | B.革命取代改良 | C.国民大革命爆发 | D.新文化运动兴起 |
引发“二次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
C.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 D.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 |
清王朝统治的结束,表明中国
A.封建统治的结束 |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
C.君主立宪制度的破产 | D.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布:“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而后在《告各友邦书》中,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南京临时政府的这种变化表明其在此期间的主要目的是
A.延续帝国主义的中立态度 | B.获得帝国主义的外交承认 |
C.换取帝国主义的经济援助 | D.集中力量对付清政府和袁世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