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利用相应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实验二: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
测定方法: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RNA,利用RNA为模板经 得cDNA;以该cDNA为模板进行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 等得到不同的DNA片段。扩增出的不同DNA片段的量不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写出PIN基因的表达过程 _____________。检测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所示。
写出表格中的对照组的处理方式
(3)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BL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注: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理由是:。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等物质,澄清果蔬饮料,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三种不同品牌的果胶酶制剂(制剂中果胶酶浓度相同)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
蒸馏水 (mL) |
缓冲液 (mL) |
果汁 (mL) |
果胶酶制剂(mL) |
果汁浑 浊程度 |
||
甲 |
乙 |
丙 |
|||||
1 |
2 |
2 |
5 |
2 |
0 |
0 |
+ |
2 |
2 |
2 |
5 |
0 |
2 |
0 |
+++ |
3 |
2 |
2 |
5 |
0 |
0 |
2 |
++ |
4 |
X |
2 |
5 |
0 |
0 |
0 |
Y |
注:“+”越多表示果汁越浑浊。 |
(1)表中X所代表的数值应为,Y的果汁浑浊程度应表示为(用若干个“+”表示)。
(2)除了观察果汁浑浊程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的变化量来判断不同品牌果胶酶制剂的效果。若使用该方法,相关物质变化量最大的是组。
(3)微生物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分离和筛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使用的培养基应以为唯一碳源;如需进一步纯化果胶酶,可根据果胶酶分子的、(至少写出两点)等特性进行分离提纯。由于果胶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以应利用技术减少影响从而保护酶的活性。
(4)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了一定尝试的果胶酶制剂乙在不同浓度果汁下的作用,实验结果如右图曲线。请在图中画出同样条件下果胶酶制剂丙的作用曲线。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处于焦虑、紧张的京派状态。下图表示人在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1)焦虑、紧张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后,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产生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
(2)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通过①和②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请举例说明该过程:
(3)T细胞在(器官)发育成熟;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分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减少,因而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4)激素分泌后会弥散在内环境中,但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神经递质作用的部位是,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特点是。
(5)以上说明了人体通过调节生命活动。
拟南芥(2n=10)是自花传粉植物,花蕊的分化受多对基因控制,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与花蕊分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
A_B_ |
aaB_ |
A_bb或aabb |
花蕊分化情况 |
有雄蕊和雌蕊 |
只有雌蕊 |
无花蕊 |
(1)花蕊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由表中可推知,基因决定拟南芥花蕊的发生。如需对拟南芥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应测条染色体。
(2)基因型为AaBb的拟南芥种群自交,F1中能分化出雌蕊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若让F1植株继续繁殖若干代,预计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将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与亲本相比,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为什么?。
(3)目前主要利用浸花转基因法对拟南芥的性状进行改良,主要流程如下:
从流程图中可知,该育种方法选用了作为标记基因。与传统转基因技术相比,浸花转基因法不需要使用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育种速度。
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用染液进行染色;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期,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③的场所是(细胞器)。
(3)从图中M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阶段关系密切。
(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图中编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