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活动中,将一个阻值约为10欧的普通小灯泡L和一个LED灯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甲)。闭合开关S1,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小灯泡L处发生短路
猜想二: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甲电路中LED灯的两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否定了猜想一。
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经分析,结果支持猜想二。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毫安)
电阻(欧)
1
1.4
12
116.7
2
1.6
14
114.3
3
1.8
16
112.5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伏。
(3)在实验二测定LED灯电阻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电冰箱的原理是制冷剂在冷冻室 (填物态变化) 热,再在冷凝管进行相反的过程从而循环使用;
(2)在活动中,需要将温度计离开被测的环境读数,为减小影响,可以在温度计的 上包裹一个湿棉花团;
(3)实验室中温度计的量程只有﹣2~100℃,活动中若冰箱冷冻室某测量点的温度为﹣10℃,则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的位置大致上在图甲中所示的 (A/B/C)位置;
(4)电冰箱冷藏室内温度分布情况是
A.上冷下热,内冷外热 B.上冷下热,内热外冷
C.上热下冷,内冷外热 D.上热下冷,内热外冷
(5)水、牛奶、糖水、食盐水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为解决测量凝固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将不同的液体放入冷冻室速冻,然后再取出测量它们的熔点的方法,从而得到凝固点,这样做的理由是
(6)将放有冰的试管直接置于空气中熔化时,发现所用时间较长,为了加快冰的熔化,有同学建议用图乙所示方法加热,请你对此建议作出评价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碘颗粒的锤形玻璃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针对小红的质疑,小林又重新实验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存在少量液态碘的现象,为此,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补充了少量辅助器材,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1)实验方案:
(2)简要说明: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2)在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3)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待水温达到90℃后开始记录,1min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填写好表格,并在图丙中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1
95
97
99
99
99
99

(4)根据图丁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
(5)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我校八年级(2)班的一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钟摆的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记录了如甲表、乙表所示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甲表:

乙表:

(1)从甲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锤种类 (选填“有关”或“无关”);
(2)从乙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 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

小泉在学习研究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
猜想l:酒精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泉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
(2)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 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
分析:
(1)比较 两支温度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1:
(2)比较 两支温度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2:
(3)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出现 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背上滴酒精,感觉凉凉的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而不是酒精的温度较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