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开元" 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 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大国发展之路: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国外专家和技师。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请回答:
(1) 材料一图中认为南北矛盾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凡能够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反映的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相同点?
(4) 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也进行了一次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上面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件 ?材料二中“殖民地善良人民”是指什么?是谁领导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2)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材料三中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他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是谁?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他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上述材料法律文件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某校九年级开展“两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比较学习】
表1:“两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内容

名称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主要成果
珍妮机、汽船、火车
电灯(爱迪生)
(卡尔·本茨)
飞机(莱特兄弟)
进入时代
时代
电气时代

【论从史出】
表2:英、德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

年份
国别
1870年
1914年
英国
31.8%
14%
德国
13.2%
14.3%

【方法运用】
下图所示内容是王丽、李建、张红同学对“工业革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的评价。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1中①②处的内容。
(2)据表2,英国德国的工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写出图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史实

时间
参战国与卷入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数
1914-1918年
30多个国家,1.5亿
飞机、坦克、毒气弹
3900万

材料三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注: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选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的史实,你能得出“一战”相关的结论吗?
(3)你同意材料三德国官员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