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确保这一试验顺利完成,飞控中心先后完成76套各类方案、预案,进行百余次联调演练和技术交流活动,打牢了任务基础。这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方案的正确性决定实验成败 ④人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继续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和录取率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说明我国政府
①坚持依法行政,让人民民主有法律和制度保障
②努力维护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③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为了提升威望和公信力,从而对人民负责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因部分港人对《决定》不满,“占中”行动从9月28日开始,“占中”者在香港多个繁华街道设置路障、举行非法集会示威等活动,给香港政治、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这给公民的启示是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以宪法法律为根本行为准则
④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利益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群体中,官员代表比例成功“瘦身”,来自农村和生产一线的基层代表增加,这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它充分说明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②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拓宽了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③能确保我国公民直接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出的人大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
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早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国成功实现国家领导人的顺利交接,选举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了国家主席、副主席;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对于材料中的选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能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②属于等额选举,利于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属于间接选举,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④有利于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①决定权②审议权③表决权④提案权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辞中倡议:“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无论是公路、铁路、航路还是网络,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互联互通是一条规则之路,多一些协调合作、少一些规则障碍,我们的物流就会更畅通,交通就会更便捷;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也就会越办越好办。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政府积极倡议 “打造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格局”?
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派出两万五千多人次维和人员;我国还积极为非洲国家提供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援助。这表明()
A.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D.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