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请从收入影响消费的角度,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辨析: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理是无法辨明的。
材料二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第三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第四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第五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发展观的演变。

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同时,包括已让百万亩荒山重新披绿的长汀在内,尚有22个县(市)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水土流失区,这是福建人的心头之痛。“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根据习近平副主席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2012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及时、全面部署加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生态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从闽东沿海到闽西山区,从闽浙边界到闽粤边界,“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开发与保护并重,全面推进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生态省建设,昭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省积极建设生态强省的必要性。

某校高二哲学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哲学学习状况”在全校展开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同学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哲学只是空谈。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知哲则智”,不论是什么哲学,只要学习就行了。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一观点。
(2)请你针对兴趣小组调查出的问题,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

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赠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4
其他
1800元
800元
200元
100元
300元
500元
300元

(二)目前学校52.36%的学生拥有手机,占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有同学赞成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大量使用手机,能够拉动手机产业的发展……
有同学反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允许手机进入校园,容易滋生攀比之风,加重家长负担。
(1)结合所学经济知识指出该同学可能存在的消费心理。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消费倡议?
(3)假如你是赞成者,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论证本方的上述观点。

图一:
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

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价格上涨商品供不于求
图二:
         价格
价值
(1)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4分)
(2)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