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八年级某班以"探寻中国的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探索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开展“世界现代史三次会议及影响”研究学习活动。
【读图说史】
(1)读下图,指出这一会议的操纵国是哪三个国家?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哪一条约?

【中外关联】
图中所示会议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2)这一错误的抉择,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理解学习】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加速了二战爆发。
(3)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加速了二战爆发?
【论从史出】

史实
结论
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1945年2月,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美国罗斯福(资本主义)、英国丘吉尔(资本主义),在雅尔塔召开会议,这个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4)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请你根据以上史实,指出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是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
(3)材料三指出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备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上的特点,并指出设置西域都护府的目的。(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2分)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1分)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分)

观察左图《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
A.九一八事变发生地 B.“双十二事变”发生地
(2)请根据图片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