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取得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措施:允许在西部土地上耕种5年以上,缴付少量手续费可获得一定面枳土地;又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奴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请回答: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林肯政府为取得战争胜利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3)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魏巍中华上下五千年,封建社会就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勤劳的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作生息,共同谱写了一篇篇不朽的光辉篇章。
第一篇【国家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仔细观察以下图片: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第二篇【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材料: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请回答:此诏令在移风易俗方面还有哪些规定(试举一例)?(2分)
第三篇【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请回答: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他的治国思想中,他认为要巩固统治,政府和大臣分别应该怎样做?(2分)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4)回答下列问题:诗中描述的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至少两条 2分)
第四篇【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
材料一: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5)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6)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重心。请列宋朝在制瓷业方面所取得的任一项成就。(2分)
材料三:元朝有人写诗,反映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7)请回答: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有什么表现?请试举一例(2分)
第五篇【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回答:
(8)材料一中的事件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9)对内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职能是什么?(2分 )
(10)“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讨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 )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以中日关系节点事件为例进行解读。
【著作浓缩历史】
在19世纪末的舞台上,它如彗星般耀眼,骤现于欧美列强笼罩在东亚的沉沉夜幕中,给沉沦的东亚各国带来了奋起的希望。
——《图说天下·日本》
(1)日本在19世纪末“如彗星般耀眼”,主要得益于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简述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的变化。
【图片定格历史】

(2)图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图二屠杀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是那两次?
【新闻记录历史】

(3)面对近年来日本的蓄意挑衅,你认为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置有何现实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及世界安全方面的一贯立场是什么?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而完全废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14分)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颁布的机构是什么?颁布的时间是?
(2)这一文件的主要起草者是谁?
(3)这个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4)这个“合众国”的名称是什么?(全称)
(5)它们真正“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曾经以政治制度、科学思想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什么文件从法律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改良蒸汽机(如图所示)的发明者是谁?蒸汽机的使用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请写出他的一项科学成就(至少两项)?(一项2分,共4分)

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公孙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