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在2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在3号试管中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4)实验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2号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5分)某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索“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时,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水槽分成A、B两组:分别放入2000ml河水、10只同一批的小蝌蚪;A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 mg,B组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下:

现象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
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组
4
7
26
0.7
B组
5
9
37
1.3

问题:
(1)、请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实验的结果:
(2)、该实验分成A、B两个组的原因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甲状腺激素具有:功能。

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______。
③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图,甲植物罩上的是透明塑料袋,乙植物罩上的是黑色塑料袋。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两装置同时放在光下3-4小时,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A、B两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试管。
(3)实验后期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科学探究: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1)实验用蚕的来源:A.向别人要来已生长数天的蚕 B.收集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出的小蚕进行实验。
你的选择是;理由是
(2)这实验的变量是
你将选择的叶是:A。 B.。
(3)每组蚕的数量为。( A..1只 B.10只)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