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在2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在3号试管中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4)实验结论
现有一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
(1)步骤①的作用 。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 。
(3)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 。
(4)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 色,原因是 。
(5)叶片遮光部分呈 色,原因是 。
(6)天竺葵叶片的银边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
(7)把叶片切成薄片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中分散的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8)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条件是 和 。
右图是晴天的上午,张娟设计的用于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
(1)此装置是否正确? ,
原因是: 。
(2)下午打开口袋,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 较丰富,这是植物 的结果。
(3)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是 ;
; 。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 |
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病菌 |
患炭疽 |
请分析回答: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_______。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3)为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的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
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时,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浆糊,再向2号试管加入2ml唾液,向1号试管加入_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_____℃的温水中,效果较好。
(3)十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______。
某生物学习小组开展“环境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制作2组生态瓶并编号,A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组加入200ml一定浓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作答。
(1).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2). 他们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而不是5粒的是。
(3). 若其中有一组孵化出小蝌蚪的数量少且部分形态异常,你估计是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