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棉花 |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
读“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 回答下列问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CO2排放量均较高的是
A.湖北、山东 | B.广东、福建 | C.海南、贵州 | D.上海、天津 |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不是
①自然资源贫乏②煤炭消耗量大③交通设施落后④第三产业发达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霾天的主要元凶。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B.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
C.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
特斯拉公司是一家以美国硅谷为基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电动车生产及设计公司,专门生产纯电动车而不是混合动力车。回答下列问题。特斯拉汽车生产企业属于
A.劳动力主导型工业 | B.原料主导型工业 | C.能源主导型工业 | D.技术主导型工业 |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可利用GIS系统作综合分析,需调取的参考图层有
①公共停车场分布图 ②电力网络图 ③交通图 ④住宅区图 ⑤地形图 ⑥充电设备生产商分布图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⑤⑥ |
尾气监测车随机停放在城市道路两侧,能准确、快速采集被测车辆尾气排放。实现对“环保是否合格”的全过程自动化管理,确保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的质量。尾气监测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A.互联网 | B.遥感 | C.全球定位 | D.地理信息系统 |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赛从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奇。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反映的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居,它是
A.碉楼 | B.毡房 | C.吊脚楼 | D.土楼 |
该民居作为“世界遗产”的顶级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的特性是
A.多样性 | B.非凡性 | C.可创造性 | D.长存性 |
暑假期间曾庆伦等同学对此民居进行了历史文化实地考察旅游,影响旅游内容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兴趣爱好 | B.年龄 | C.经济条件 | D.身体状况 |
美国犹他州矿产丰富。19世纪中叶,封闭落后,随着金矿的发现,采矿业迅速发展繁荣。随着采矿业的西移,开始衰落。1980年开始,其产业结构开始转变,建成了著名的“软件工业谷”,带动全美经济腾飞。完成下列问题。19世纪中叶前,从区域空间结构看,犹他州
A.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 | B.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
C.处于不平衡加速发展状态 | D.已经拥有大型中心城市 |
5.近年来,“软件工业谷”的软件加工、组装业向中国、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转移,影响其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能源 | B.技术因素 | C.交通因素 | D.土地成本 |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美国产业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A.Ⅰ、乙、④、b | B.Ⅲ、丙、③、c | C.Ⅰ、甲、①、c | D.Ⅲ、丙、②、a |
东南亚面积很小的国家新加坡,经济属于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新加坡国内产业构成为:第一产业几乎为零,第二产业占28%,第三产业占72%。读 “新加坡、上海位置图”和“2010年上海、新加坡资料比较表” 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项目 |
新加坡 |
上海 |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亿美元) |
6579.6 |
6065.6 |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美元/人) |
89146.3 |
19378.3 |
服务业就业占总就 业比重(%) |
76.24 |
55.04 |
公共教育经费支出 占GDP比重(%) |
3.20 |
2.38 |
高校在校学生数占 总人口比重(%) |
4.29 |
2.66 |
个人计算机普及率 (台/千人) |
743.2 |
378.9 |
宽带使用普通率 (个/千人) |
207.3 |
199.5 |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上海与新加坡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两城市在职能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A.汽车、外贸、机械、造船 | B.金融、港口、化工、钢铁 |
C.冶金、化工、电子、航空 | D.外贸、航运、港口、金融 |
从所处温度带、海陆位置、气候成因三个方面比较上海与新加坡,说法正确的是
A.新加坡地处热带;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岛国;地中海气候 |
B.上海处在北回归线上;位于太平洋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C.新加坡地处南温带;扼马六甲海峡,内陆国;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D.上海地处亚热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从上海到新加坡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 B.热量 | C.地形 | D.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