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消失 |
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 |
C.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 |
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完全吸收生成的CO2,消耗50mL 8mol/L的NaOH溶液生成正盐或酸式盐。则燃烧1mol无水酒精所放出的热量可能为
A.0.2Q | B.20 Q![]() |
C.5Q | D.10Q |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HCl) |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 |
B.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
C.等质量的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 Na2CO3 < NaHCO3 |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 Na2CO3 < NaHCO3 |
用含少量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 B.②③⑤③ | C.②③④③ | D.①③⑤③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
B.HF很稳定,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
C.Na 和Cs 属于第IA 族元素![]() |
D.P 和As属于第VA 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