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知史(共20分)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 上图中,图几是戚继光?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材料中的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岳”指的是谁?图几是他?要“撼岳家军”的是哪支军队?
(2) 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举一例即可)应如何评价他?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
(1) 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图几是他?
(2) 上述作者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世界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错误:改为: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在秦始皇时期。
错误: 改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冷战"指的是什么?开始和消失的标志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本世纪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有人说,是挑战。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出其理由。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